由組構記憶傳承:馬來西亞落成《朱子家訓》碑的意義-轉化「空間」為「場所」的參與探討

  • 篇名

    由組構記憶傳承:馬來西亞落成《朱子家訓》碑的意義-轉化「空間」為「場所」的參與探討

  • 作者與職稱

    王琛發
    馬來西亞孝恩文化基金會執行長

  • 摘要

    在海外華人最集中的東南亞,華人也恰恰是該區域各國的主要少數民族;過去以來,各地華人在各自聚居的城鄉建設一些族群特色標誌物,並通過各種手段維續這些通常呈現為建築語言的各種標誌,往往支援著華人論述本身族群在當地歷史與文化領域的「合法在場」,以至是分享開拓主權的象徵。2010年,東南亞6國朱氏公會聯合馬來西亞當地華人團體,邀請中國大陸和港澳臺代表到馬來西亞首府吉隆玻聯辦 「紀念朱熹誕辰880周年東南亞慶典」,利用連續一星期的系列活動,在當地建立號稱世界最大的中英文對照「朱熹家訓碑」,也可視為相似集體行為的現代表達。從當地華人的角度,這種樹碑立傳行為發生在當代,目標卻是為了延續城市中可能被淹沒的非物質文化,企圖通過結合各種活動的新建設去凝聚過去的集體記憶,將之投射在城市記憶的未來,敘述華人參與馬國歷史與未來的合理性。

  • 關鍵字

    少數族群、集體記憶、非物質文化遺產、話語權、成事的空間、場所的功能與意義、「還在」、外部世界交談

本篇發表於 文學, 歷史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