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一幫獨大到五幫共和:柔佛巴魯華社潮人幫權的消長

  • 篇名


    從一幫獨大到五幫共和:柔佛巴魯華社潮人幫權的消長

  • 作者與職稱

    蔡桂芳

  • 摘要

    從19世紀中期開始,潮人利用港主制度的體制、玄天上帝信仰以及柔佛統治者對義興公司的獨尊,在柔佛建立了強勢的幫權。義興公司通過對神廟、義山的掌控以及1855年柔佛巴魯開埠以後的每年遊神,展示潮幫的幫權勢力。
    柔佛政府「獨尊義興」,以義興是唯一的合法會黨,並開放給所有華人參與。義興在華人社會享有最崇高的威信,華人移入柔佛巴魯,縱有各自的邦群認同邊界,在華人社會的整合上均需納於義興之領導,由此形成了「獨尊義興,五幫共和」的格局。
    20世紀的柔佛巴魯華社,由於:(1)1917年柔佛蘇丹伊布拉欣廢止港主制;(2)柔佛巴魯的發展,其它幫派的崛起,尤其是廣肇幫群與黃亞福;(3)1914年柔佛州政府州議會議決同意解散義興公司,1916年義興公司奉命解散;潮幫獨大的形勢不再。
    1913年創立的寬柔學校,是五幫共建公學的開始;1922年的華僑公所在體制上保證了五幫共和的實踐。象徵五幫共和的柔佛古廟每年舉行遊神,近年來規模更為擴大,參與人數達30萬人,被譽為「人神的嘉年華會」,也入選為國家的非物質文明遺產。儘管如此,柔佛古廟眾神的排列、出遊的次序還是保留了尊重潮幫領導的象徵意義。

  • 關鍵字

    港主制度、潮幫、義興公司、玄天上帝、五幫共和

本篇發表於 文化, 歷史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