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篇名 | 作者及職稱 | 摘要 |
---|---|---|
從敦煌吐魯番出土古寫卷看清人三家詩異文研究之闕失 | 石立善 | |
由組構記憶傳承:馬來西亞落成《朱子家訓》碑的意義-轉化「空間」為「場所」的參與探討 | 王琛發 | |
考論朱熹生前對民間信仰的「不是人間」題詠 | 劉家軍 | |
清代四川什邡地區寺觀的多種社會功能 | 胡小柳 | |
雲南蒼洱佛教歷史鉤沉 | 張慶松 | |
論「海外」語境下的「文化中國」 | 沈慶利 | |
由鄭和下西洋開展的醫藥交流 | 譚金土 | |
關鍵字探索與文學史建構:馬華文學史書寫為例 | 楊松年 | |
新加坡淪陷時期(1942-1945)文學論析 | 關瑞發 | |
文藝與政治的邂逅:民族精神教育與文藝政策對現代藝文的影響 | 陳美美 | |
黃春明童話角色的身體認同與差異 | 謝鴻文 | |
新加坡日治期間(1942-1945)美術活動研究 | 姚夢桐 魏愛蘭 |